用户∶  密码∶    · 立即注册 · 取回密码
logo
logo

校友文苑

我与“化院”40年

40年前,大学同学问我:分到哪里工作?我说:化院。

40年前,大学同学问我:分到哪里工作?我说:化院。“化院”?同学一脸疑惑。化院,即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是在湖北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属燃化部主管,我答道。一晃40年了,学校虽两次更名,但我们仍习惯称“化院”,他包含了我们一生的理想和希望!是我们毕生耕耘和奋斗的地方,感情之深,无法表达。仅以所见所闻、所记所忆、点点滴滴表达我对学校的热爱!

学校选址及筹建

到今年1月29日,我已经来到“化院”整整40年了。40年前,即1972年1月29日,我与20名大学生一道从部队沉湖农场和朱湖农场再次分配来到湖北化工石油学院,由于学校还未组建,我们就到湖北省文化教育局报到(报到后走了2人),其中张大平、李广贤、杨同先、潘奠民、徐汉民、张志刚、朱伟雄暂留文化教育局工作,周普谟、何定雄、孙家寿、蓝东平、汤惠仙、谌英武、贡长生、徐旺生、吴传治、张汉珍、侯德俊暂到湖北省博物馆工作。当时,省博物馆职工食堂的职工正病休,我和周普谟就将食堂的全部工作包下来了,因我们俩在军垦农场曾担任上士班长和炊事班长,所以工作起来非常顺手。

1972年4月20日,湖北化工石油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确定借原湖北省工业学校内第9号楼为筹建地点。金谒堂(省文教局第一副指挥长)任学院指挥长,陈复兴任院长,并借调中南民族学院张立业负责政工,武汉测绘学院孙孟春负责后勤,中南民族学院黄传阶负责财务;4月24日,在文教局召开分配来的大学生会议(学校第一次大会)。4月26日,我们正式入住湖北省工业学校内第9号楼。目前仍在学校的有:何定雄、周普谟、张大平、李广贤、杨同先、潘奠民、孙家寿、谌英武、贡长生、徐旺生、吴传治等11位老师。其他7位老师已陆续调走:张汉珍(调广东茂名石油学校)、侯德俊(留省博物馆)、徐汉民(调华中工学院)、张志刚(调广东茂名石油学校)、朱伟雄(调广东商业学院),蓝东平、汤惠仙(去美国发展)。

学校刚筹建时,我分到办事组,负责收送学校来往信函和接待调入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参加“搬家活动”,即将武汉外语专科学校的桌椅等从当时的湖北大学内一栋楼的三四层搬到湖北省工业学校内第9号楼,我们18位年青教师用一辆卡车运了一个多月。确实很辛苦,但大家为筹建学校并没有叫苦叫累。当时有人看到我们拼命工作的情形,脱口而出:真是化院的十八勇士!就这样,化院“建校十八勇士”的美誉传颂至今!

1972年5月9~14日,由金指挥长和陈院长带队赴荆门调研并查看建校地址,18日,学校拟定选址方案的报告报省委,方案有三:第一方案全在武汉;第二方案化工部分在武汉,石油部分在荆门;第三方案全在荆门;5月24日~6月12日,由方代表(解放军)和陈院长带队(5人)到燃化部汇报并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由李代表带队(8人)第二次赴荆门考察; 6月25日,省委同意学校选址第一方案,并以“湖北省政府鄂革[1972]102号文件”下发通知: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9月12日,全院召开大会,省委常委有一人参加(注:我当时没有记录),政工组长张立业宣布: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党委正式成立,人员有:金谒堂(军代表)、方家矩(军代表)、宫雨屏、陈复兴、张立业、吴时光、李伟,宫雨屏任党委书记;9月19日,在工校小食堂召开两校全体职工参加的“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湖北工业学校”合并大会,我负责大会会场的布置和联系摄影等事项;9月26日,合并后的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正式从9号楼搬到工校办公楼办公,建校真正开始。

学校搬迁及基建

1974年,由于湖北食品工业学院要以湖北工业学校为基础进行组建,于是我校校址正式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华侨补习学校,当时为空降兵19师(现19旅)借用。我拿着湖北省政府的介绍信来联系交接及食宿等。当时的华侨补习学校仅有“四大件一小件”,即教学楼(现为一教楼)、食堂兼礼堂(现为体育馆)、南楼和北楼(现为学生宿舍2号楼南北附楼)及一栋平房(现重建为学生二食堂)。其范围很小,北至现一教楼前道路、南到现为学生一、二食堂南边路,东起一教楼东道路(直通八一大队到南湖)、西到现大操场主席台,其周边全是稻田和养鱼塘或荒地。

我们青年教工刚搬到侨校时,全部住在教学楼,并在19师战士食堂搭伙,这样过了约一个月,19师陆续搬走,我校领导则陆续入住南楼,其他大部分教职工则仍住在马房山工校9号楼和我校在马房山建的两栋家宿宿舍。至1974年8月上旬,学校全部搬到教学楼办公,准备迎接新生。当时我们年青教师分到各个部门,我分到后勤筹建食堂,主要负责采购,每天要起得很早,骑上自行车到关山菜场或广埠屯菜场买菜;我记得在筹建食堂时,有一次为了购买学生用大炉灶的炉条,我顶着烈日骑上自行车,跑遍了武昌的主要商店,最后在汉阳门附近才买到并用自行车托回学校,回到学校已是下午5时了,全身都已被汗水湿透,真是辛苦啊!

学校当时定的规模为1500名学生,购地时要在南面预留30米宽修路(即现在的雄楚大道)而没有再往南购地,所以学校当时的红线图范围(即现武昌校区范围)仅为500余亩。学校迁至华侨补习学校后,就开始了大规模建设。首先是根据红线图修建围墙,为使八一大队居民不穿行学校,开始沿东围墙并绕至现办公大楼修了一条便道,即现在的楚韵路一部分。修便道和东围墙时,由于地处养鱼塘,污泥很深,围墙下沉连续垮塌了三次,真是不容易啊!在修好围墙后开始平整土地,由于现为学校科技孵化大楼、二教楼旁和虎泉街学校段,原是一小山坡,所以在平整土地和修卓豹路(现称虎泉街)时,发现了不少古墓,当时就有人说,“化院”地处风水宝地,肯定大有发展前途!原小山坡推平后多余的土,全部转运到当时为养鱼塘和稻田的地方,填平经修缮后成为现在的大操场。为了改善学校职工和学生的住宿条件,学校加快了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楼的建设,于1975年各建成了一栋。在开始建这两栋楼时,全校师生员工都参加了到南湖边的山上挑碎石等义务劳动。在修学生第一宿舍时,建到两层后西角出现了下沉,于是采取了下注水泥浆,使之复位。学生第一宿舍建成后,学校行政办公和青年教工、学生住宿从教学楼搬出,但图书馆、教室与实验室仍共用教学楼。到1980年建成了两栋学生宿舍和六栋教工住宅楼,东、西配楼也已竣工。在此期间,还修建了一栋两层楼的仓库和“化院附中”(现为学生二食堂处)及“化院附小”(现教工宿舍28、29栋处);并为了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在现在的求知广场(原为杂草丛生、堆放建筑材料地)下面修建了一纵几横的“防空洞”。我们还在里面开过会呢。

1980年,学校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图书馆、实验大楼、学生一、二食堂、现材料学院大楼、环城学院大楼、科教大楼、办公大楼、二、三教学楼等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学生宿舍、家属住宅楼基本建成。1999年,学校扩大招生后,原有校舍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于是2001年学校在江夏区新征1000余亩办学用地(718亩)、学生公寓及生活用地。当时我们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还是菜地或杂草丛生的荒地,在大舒村和周边工厂进行公众调查时,路还相当难走。但经过不到一年的建设(2002年年底破土动工,2003年9月中旬正式启用),“化院”新校区(称流芳校区、原址则称武昌校区)已初具规模。到2005年12月,流芳校区三期工程全部结束,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学校再次更名大会!

学校招生及更名

1974年9月,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三个专业首届学生共110人报到入学,新生和青年教工一起都住在教学楼,女教工和女生住北楼。学生进校后不久,我们年青教师除周普谟继续留在人事处、吴传治暂留基建处工作外,其余全部分到无机、有机、化机三个专业连队(当时的建制),准备给学生上课,开始了正式执教!我分到无机专业连队,并负责《硫酸工艺学》和《磷肥工艺学》教材的编写和这两门课的讲授。为了编好教材,我先后到了光化磷肥厂、襄阳磷肥厂、阳新富池磷肥厂、新洲阳逻磷肥厂、武穴磷肥厂、鄂城磷肥厂等多家磷肥厂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并编好了教材,赶上了学生上课之需要。其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生提出了“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的口号,大字报贴满了教学楼的中间走廊,一度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这时,学校党委及时正确引导,约半个月后恢复了正常教学。约于1975年,撤消无机、有机、化机三个专业连队,组建化学工程系(无机化工、有机化工专业)、机械工程系(化工机械专业)和基础课部,并成立专业教研室。

1977年学校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88年与昆明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武汉钢铁学院等首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化学工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我校开始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增列为硕士点,2008年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到2011年,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达50个,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11个工程硕士领域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78年创办化学矿山系(选矿工程、采矿工程、地质矿产勘查工程、矿山机械和矿山自动化五个专业),我和王玉林、胡安平负责筹建选矿工程专业。刚创办化学矿山系时,我和采矿工程的老师一起到中南矿冶学院、湖南大学、贵州工学院、昆明工学院、上海化工学院和合肥工业学院进行调研和了解矿类专业的建设,并购买了大批有关矿类专业的图书资料。1993年5月化学矿山系更名为资源工程系,1994年采矿工程和地质矿产勘查工程专业停招后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城市规划专业。1998年10月由选矿工程(后更名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原化学工程系的高分子材料专业组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同时资源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城市规划、采矿工程和地质矿产勘查工程4个专业。2000年7月,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与原化学工程系创办于1997年的环境工程专业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后开设了安全工程和环境监察专业。2003年2月,由原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城市规划、采矿工程和地质矿产勘查工程、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和环境监察专业及原管理工程系的工程管理专业组建成现在的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由于化学矿山系的组建和学校的发展,1980年 3月31日,教育部颁发(80)教计字134号文件决定: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化学工业部为主。1998年7月3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1998]103号文件精神,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其间,学校组建了电气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管理工程系、制药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2003年2月,学校系、部按学科专业重组成学院。

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4月30日,武汉工程大学揭牌暨流芳校区建成庆典大会在流芳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当时我有幸坐在主席台上,目睹了这一盛况!

学校发展我发展

学校经过近40年来的建设,已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教学型大学。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和体育部、化工研究设计院和邮电信息工程学院。有教职工1800余人,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校舍面积近1700亩。

学校的发展为我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73年2月~1974年6月,学校送我到武汉大学化学系回炉,学习化学基础课程;1977年~1980年,我参加了学校开办的青年教师英语培训班和日语培训班;1980年7月~1981年7月派我到武汉钢铁学院矿山系进修选矿工程专业课程;1981年9月~1982年7月又有幸被选送到北京化工部干部管理学院进修日语。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也从学校筹建时的办事组、后勤组到后来的无机专业连队、化学工程系、化学矿山系、资源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在学校的培养下,我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大学教授,1998年起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0年至2007年兼任武汉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经学校推荐,我于1998年、2003年、2008年被选为湖北省政协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常委; 2007年7月至今被聘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2009年至今被聘为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巡视员。

40年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学校科研的发展,我的科研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5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发展研究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湖北省政协优秀提案奖13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多种期刊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有50余篇为Ei、 ISTP、CA等摘录;发表译文96篇(则);为国内环境科学和安全科学高产作者和高被引文章的作者,在全国排第45名。参加编写专著和教材5部,主讲了磷肥工艺学、矿物原料化学处理、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材料学、当代水处理原理、当代离子交换技术等11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获学校教学优秀二等奖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学校“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1次,学校先进工作者2次。

40年来,“化院”发展我发展,我在事业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化院”的发展分不开的。

值此校庆4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化院”笑迎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