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 立即注册 · 取回密码
logo
logo

校友事迹

校友风采(四)│胡迁林:默默奉献,甘当铺路石,成就真实人生

校友风采(四)│胡迁林:默默奉献,甘当铺路石,成就真实人生 胡迁林,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先后在原化学工业部科技司、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任副处长、处长,现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兼科技与装备部主任,同时兼任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会长、中国化工...

 

胡迁林,男,1964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先后在原化学工业部科技司、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任副处长、处长,现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兼科技与装备部主任,同时兼任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会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1991年经国家人事部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入原化学工业部科技司以来,胡迁林长期从事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管理与服务工作。他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创新行业科技管理,积极为政府、行业、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服务,默默奉献,甘当铺路石,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行业科技事业发展,助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同时致力于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积极推动我国甲醇汽车、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先后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国家科技计划、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担任国家能源局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咨询专家、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首批技术专家等。曾被国务院国资委直属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潜心行业科技管理与服务,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年来,胡迁林同志一直从事石油和化工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工作,在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技术攻关组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奖励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规划布局,引领行业科技发展方向

胡迁林积极开展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受国家科技部等政府部门委托,牵头组织编制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指南),先后参与、牵头组织并以主要执笔人身份完成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化工行业和“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指南)的编制,制定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在全国工业行业协会率先编制行业年度科技指导计划,明确行业年度科技发展重点,引领行业科技发展方向。

组织攻关,解决行业发展技术瓶颈

为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胡迁林积极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并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带领团队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与管理,先后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化工行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组织管理工作,涉及化肥、氯碱、农药、涂料、染料、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化工装备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示范”专项编制专家,胡迁林参与了专项的编制和实施工作。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攻克了一大批行业“卡脖子”“补短板”和“制高点”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胡迁林曾被原国家经贸委授予“九五国家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称号,曾荣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等。

搭建平台,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胡迁林积极组织联合会科技部搭建国家和行业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协调、推动组建6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0余家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胡迁林积极服务、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在全国工业行业协会率先提出并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助推行业涌现了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显著提升了行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科技奖励,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胡迁林积极开展科技奖励工作,推动建立联合会科技奖励专项基金(目前基金规模近7000万元)并亲自担任秘书长,每年奖励行业重大科技成果200余项。积极凝练行业重大科技成果,提名和组织会员单位申报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自联合会(协会)成立以来,经联合会(协会)推荐(提名)已有108项成果荣获国家奖励(其中一等奖5项)。在国家科技奖励办组织的社会力量设奖第三方评价中,联合会取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树立了良好的品牌。胡迁林同时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评审专家,积极从事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个人曾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

二、<![endif]>积极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资源禀赋特征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实施煤炭深加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是落实国家“能源革命”方针、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胡迁林同志致力于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积极推动我国甲醇汽车及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在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创新以及协调服务煤化工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立组织,强化行业协调管理

2004年胡迁林作为主要人员发起并组建了“全国醇醚清洁燃料及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同时担任专委会首任会长至今,一直致力于推动甲醇作为清洁燃料及甲醇汽车产业的发展。针对现代煤化工新兴产业缺乏行业性组织,在产业政策协调、市场准入、信息沟通、技术交流等方面尚属空白的现状,为推动产业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胡迁林积极参与组建并成立了“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并亲自担任秘书长,积极开展行业信息交流、技术交流以及国家产业布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落实和行业自律等工作,协调推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积极建言,推动国家政策出台

“十三五”前夕,为深入了解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制定“十三五”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胡迁林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联合会组织的赴陕西、山西、新疆、内蒙、宁夏等重点省份煤化工发展情况调研。经过认真调查和研究,联合会形成了《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报告。该报告呈送李克强总理,李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推动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等政策文件。以上文件的出台,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定位,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确定了“十三五”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动了现代煤化工稳定有序发展。

强化服务,助力产业快速发展

胡迁林带领煤化工专委会积极服务于政府。协助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现场72小时标定、考核;组织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后评估。统计、报送行业运行数据,检测行业经济运行。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同时积极服务于河南、安徽、贵州等地方政府,协调推动煤化工基地建设。

胡迁林带领煤化工专委会积极服务于企业。密切跟踪企业科技创新进展,积极组织行业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奖励,经胡迁林亲手组织和认真总结,甲醇制烯烃、煤制油等多项现代煤化工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积极为企业生产装置建设、生产运行提供专家支持服务,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运行中的难题。

经过“十二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总体技术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现了但凡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产品,煤化工都可以生产。目前,我国煤(甲醇)制烯烃规模占总烯烃规模的20%左右,煤制乙二醇占总乙二醇规模的35.2%,煤制天然气为京津冀地区冬季保暖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代煤化工产业成为“十二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发展最靓丽名片,为促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实现石化原料多元化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绩的取得,同胡迁林带领的煤化工专委会的不懈努力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三、心系母校,积极为学校发展献策出力

胡迁林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利用自己掌握的政策信息和工作渠道积极宣传和帮助学校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学校博士点设立、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学校更名以及国家科技奖申报等方面都给予了积极协助和推动。胡迁林常说“回馈母校是我们每一位学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的光荣就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