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出生,共青团员,湖北安陆人,武汉工程大学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2018年7月底,刚刚大学毕业的李蹊报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主动申请分配至阿里地区。荣获2018-2019年度阿里地区“优秀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荣誉称号。2019年12月,援藏归来在考研的关键期,曾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共400mL,成为湖北省第411位、全国第9230位捐髓者,获得“湖北省红十字会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优秀志愿者”奖章捐髓。救人的事迹被《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中新网、光明网、凤凰网等十几家媒体广泛报道。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精神在她的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
情系雪域高原,周末为福利院儿童送温暖
2018年7月底,刚刚大学毕业的李蹊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报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本来分配在拉萨的李蹊主动递交申请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服务。
28小时的长途汽车后,李蹊终于来到她心心念念的阿里地区。培训后,她被分配到了共青团阿里地区委员会工作。从最开始对工作的生疏到后来对手头任务的熟练,李蹊成长了许多。尽管所在单位人手紧缺,但面对艰巨繁重的基层团组织建设任务,她从未退缩,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经常下班后和节假日加班到深夜。
在共青团阿里地区委员会权益部工作期间,李蹊主要负责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在此期间她参加了“民族团结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筹备组织了陕西实验学校“小小画笔握手中,网络安全记心中”绘画手抄报比赛及阿里地区第二届青年歌手大赛的复赛和决赛等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部工作期间,她主要对接团区委青发部、学校部、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相关工作,参与了阿里地区各类团内统计,团费收缴,“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等各类基层团组织建设任务;负责组织阿里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等工作。除了工作上的任务安排,她还积极参与阿里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环保宣传、地区劳模颁奖、自治区晚会巡演会场布置、福利院志愿活动等。
每到周末,李蹊就会换上另外一个身份——阿里地区福利院的志愿者,陪孩子们聊天、画画、做游戏、讲故事等。只要周末有时间,她就会去那里看望他们。李蹊经常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考上内地西藏班,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虽然阿里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过太多困难,但是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在阿里,她独自度过了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因高烧难退等病因,她辗转三家医院住院9天才将病治好。
阿里冬季最低气温-35℃,水土不服和高原反应并没有吓跑她,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从始至终热爱着这片高原净土,铭记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未放弃前进的信念,从未忘记自己支援边疆的初心。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荣获2018-2019年度阿里地区“优秀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荣誉称号。
笃定捐髓救人兑现生命承诺
在结束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回家的第二天,李蹊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自己的骨髓和一名病情危急的小男孩配型成功。
“2014年,我参与了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在学校的造血干细胞(俗称骨髓)捐献的宣传活动,觉得很有意义便在现场留下了血样。”那时的她没有多想,仅将这种行为给自己十八岁生日纪念。五年后的电话里,面对骨髓库工作人员对捐髓意愿的询问,她笃定地回答:“我愿意”。
面对父母坚决的反对,李蹊一边给父母讲解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捐髓不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影响,以打消他们的顾虑,一边用捐髓可以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的非凡意义来打动父母。在她的劝说下,父母打消了顾虑,对她说:“捐髓救人确实很有意义,既然你那么坚持,就去做吧。”
9月11日,她重新留了血样,做了高分检测,结果显示,她与受捐者配型非常成功。11月初,作了一次全面的体检,显示合格。12月初,由于受捐者病情危急,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殖维持生命。此时正是她备战考研的关键期,但是生命只有一次,考研可以明年再考,她毫不犹豫的选择赶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进行相关准备。捐献前四天,她开始打动员剂,刚打第一针动员剂时,出现了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的症状,但面对这些不适反应,她从没有退缩。从第二针动员剂开始,就已经适应了。
经过两天共8小时的采集,医院共采得400ml造血干细胞。此次捐献也昂李蹊成为了湖北省第411位、全国第9230位捐髓者,获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证书、“湖北省红十字会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优秀志愿者”奖章。
捐献当天下午,受捐方医生来取髓时,带来了少年母亲的亲笔感谢信,信上说,“一年前丈夫因公殉职,半年前独子查出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当我觉得世界仿佛已经走到了尽头时,你无私的捐赠不仅挽救了我孩子的生命,同时也挽救了我这个濒临破碎需要努力重建的家,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而她说,“就男孩和他父母来说,他们经历的比我要多得多,与他们相比,我做的是非常小的事情,我能做这样的事情,是一种幸运。”